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dybzwz.com
做起来却很难。
罗武只有通过不停地写作和不断的读书来转移内心的压抑和痛苦。
在读书过程中,罗武突然明白,其实,上古时候的写作活动,同最初的语言活动一样,是匿名式的集体活动。
汉语写作史上第一次“个
”的签名活动从孔子开始。
有意思的是,当时的孔子却不是以作者的身分而是以阐释者的身分签下的大名。
孔子在编辑古代诗歌《诗经》时,与其说像一个文学评论家,不如说是一个书报检查官。
因为,经他严格的筛选和审查,春秋以前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诗歌仅存三百零五首“合格”。
孔子签下的审稿意见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孔子对诗经首篇《关雎》解释为“食色
也”,因此,“饮食男
,
之大欲存焉。”
正因为此,当老夫子读完《诗三百》,特别是在读了“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和“子兮子兮,如此良
何”等露骨的
歌后,他仍然很悠然地发出了“无邪”的感喟。
罗武心想:这个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冠名的大评论家对文学作品的把关更多是从审美上去裁定的,他比我们现在某些卫道者还开明多了,也内行多了啊。 < hr="/n/-hp19p19h2pVHRU5NRyuRhnQJN2V9VhnVjjUJ40U9.h">< =" -hvrn-">>上一章>< hr="/n/-hp19p19h2pV01NNYVjVprvVr4vU89.h">下一章< =" -hvrn-rh">>>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